本公司只提供咨询服务!
ISO29151:2017认证,是通行的个人身份信息保护指南,涵盖26个控制域,181条控制措施,充分控制个人身份信息(PID相关的风险,适用于任何对隐私保护有需求的组织,对开展个人身份信息保护提供了一个广泛的指南。
目前,随着互联网服务渗入经济生活、生产各环节,以及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数据迁移上云,对于用户数据隐私保扩的标准设立也愈加严格。今年5月,欧盟GDPR正式生效,取代了于1995年发布的DPD(数据保护指令)。
在GDPR条例落地的首日,多家科技便遭遇法律诉讼。同时,作为“中国版”的GDPR,《个人规范》也于今年5月正式生效。可以预见,随着用户数据保护门槛的提高,国内互联网及云服务厂商也将在数据领域面临严格的考验。
ISO/IEC 29151:2017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管理体系了控制目标、控制和实施控制的指导方针,以满足与保护个人身份信息(PlI)有关的风险评估和隐私影响评估所确定的要求。
个人可识别身份信息(PlI)保护,目的是防止个人身份信息被故意的或偶然的非授权泄露、改、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的系统辨识、控制、使用。本质上是充分保护本组织个人身份信息并给予相关方信心,提升企业自身的公共信任力。
近年,随着互联网经济、互联网社交等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系统和平台收集个人,并对个人进行存储、处理,甚至交换。个人的非法收集、泄露、滥用等已成为社会性关注的焦点问题,个益严重受损情况屡见不鲜,甚至出现了很多与个人滥用有关的违法犯罪活动。随着大数据技术和应用的迅猛发展,个人面临多挑战:收集环节,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使对个人的收集日益密集、隐蔽;使用环节,多来源的个人组合可以形成数字画像并实时追踪个人动态,数据挖掘增加了个人特别是敏感的隐私信息暴露的风险;披露环节,数据流转、交易和共享带来新的问题;大数据环境中,信息处理的主体复杂,流转方式纷繁复杂,个人跨境流动成为常态。
因此,如何在个人保护和大数据利用之间达成平衡,这已成为新经济时代重要的命题。
ISO29151为掌握个人可识别身份信息的相关方提供了广泛的信息和PI保护控制的指导。本标准针对我国IT技术高速发展中个人面临的问题,以保护个人为,规范个人收集、存储、处理、使用和披露等各个环节中数据操作的相关行为,进一步加强对个人可识别身份信息风险,进行准确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,提高业务流程的性和可靠性,降低T运营过程中的个人可识别身份信息风险,旨在遏制个人滥用乱象,大程度地**用户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。
ISO29151标准认证的适用范围:
a)公共云服务,
b)社交网络应用程序,
c)家用互联网连接设备,
d)搜索,分析,
e)将Pll作为广告和类似目的用途的使用,
)大数据分析,
g)就业处理,
h)销售和服务业务管理(企业资源规划,客户关系管理)。